本文仅在今日头条独家发布配资炒股平台配资,谢绝转载。
刚和特朗普通话后,普京便立刻下令,对乌克兰发起了规模空前的空袭。2025年7月4日,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X平台上愤怒指责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了史上最大规模的空袭。根据泽连斯基的描述,乌克兰当天遭遇了来自俄罗斯无人机和导弹的猛烈攻击,超过550个目标遭到打击。尽管乌克兰防空部队奋勇抵抗,成功击落了270多架无人机和导弹,但仍有大量目标受损,造成了严重破坏。泽连斯基怒斥特朗普:“你睁开眼睛看看,这就是你和普京谈判的结果,乌克兰成了最大的受害者!”他恳求特朗普迅速增加对乌克兰的援助,停止犹豫。那我们不禁要问,在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特朗普进行本年度第六次会谈后,为什么普京依然下令发起这场猛烈空袭?显然,普京背后有着深刻的考量,这些考虑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:
展开剩余71%第一点,俄罗斯在乌克兰的目标尚未完全实现,要想彻底达成战略目标,必须通过持续的军事打击。 俄罗斯深知,在谈判桌上取得成果,必须先在战场上打下胜利的基础。正如普京在与特朗普会谈时所言,要根本解决乌克兰问题,俄罗斯必须确保自己彻底获胜,并摧毁乌克兰的军事力量。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,俄罗斯才能实现其战略目标。到目前为止,三年多的战争让俄罗斯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,但距离实现最终目标还有一段距离。例如,俄罗斯虽已控制乌克兰东部的四个州,但顿涅茨克和扎波罗热地区仍有乌克兰军队在顽强抵抗,这让俄罗斯在进一步完全掌控这些地区时面临巨大挑战。要想彻底摧毁这些抵抗力量,俄罗斯不得不在地面发起强力进攻。因此,俄罗斯需要通过持续的军事行动,尤其是饱和式攻击,才能达到完全控制这些地区的目标。这是普京为何下令加大空袭力度的原因之一。
第二点,普京与特朗普会谈后立即展开大规模攻击,显然也与美国仍在幕后操控这场代理战争有关。 美国的战略目标一直没有改变,那就是通过乌克兰削弱并遏制俄罗斯。在会谈中,普京明确告知特朗普,解决乌克兰危机的根源在于美国放弃对俄罗斯的敌视。然而,特朗普仅为四年任期的总统,其个人的影响力无法彻底改变美国的长期战略敌视。美国的对俄政策,尤其是对乌克兰的支持,显然不会轻易改变。因此,普京看穿了特朗普在这一问题上的局限,明白单凭特朗普一人之力难以改变美国的立场。为了迫使美国做出让步,普京只能继续通过对乌克兰的强力打击来施加压力,逼迫美国重新审视其对俄罗斯的敌对态度。因此,普京在与特朗普通话结束后,毫不犹豫地决定发动这次空袭,试图通过实际行动影响美国的战略决策。
第三点,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坚持不懈,始终没有放弃与俄罗斯的对抗。 即使在面对如此猛烈的空袭和军事压力下,泽连斯基依然坚持乌克兰要与俄罗斯战斗到底,并且四处寻求援助,试图恢复乌克兰的战力。普京深知,只要乌克兰的战争潜力和抵抗意志没有被彻底摧毁,这场战争就可能继续下去,甚至长期成为欧洲地缘政治的“毒瘤”。虽然普京曾公开表示,乌克兰战争可以打多久就打多久,但他也清楚,战争拖得越久,俄罗斯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就越会受到影响。普京希望通过加大对乌克兰的空袭力度,尽快击垮泽连斯基及乌克兰的战争能力,让乌克兰感受到胜利的希望已经渺茫,从而迫使泽连斯基放弃继续抵抗。这也是普京频繁发动大规模空袭的原因之一,他希望通过持续的压力让乌克兰的民众和军队感到无望,最终实现战场上的全面胜利,迫使乌克兰妥协,推动战争早日结束。
综上所述,普京的决策背后有着深思熟虑的战略考量。通过不断加大军事打击力度,普京不仅希望实现自身的军事目标,也试图通过强硬手段逼迫美国改变对俄罗斯的敌视政策,而同时削弱乌克兰的抵抗力量,促使泽连斯基最终做出妥协。普京显然清楚,战争的持续不仅会消耗俄罗斯的资源和时间,更可能拖延其经济建设进程。因此,普京必须通过持续的军事胜利来尽早结束这场冲突。
发布于:天津市财富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